文章合為時而著,歌詩合為事而作。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史詩,對于處在戰(zhàn)略機遇期的河南而言,正需要一部《大河兒女》這樣的文化史詩。
一部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電視連續(xù)劇,可以成為一張名片,一種符號,一種形象。
有句話叫做“越是民族的,越是世界的”。那么,我們也可以說“越是地方的,越是民族的”。正如盧展工書記所期待的,“《大河兒女》的創(chuàng)作,一定能夠通過典型形象的塑造來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、中華民族的歷史、中華民族的精神、中華文化的精髓?!?
我們了解中原文化和中原文明,離不開那些典型的人物形象,比如愚公,比如老子,比如包公等,每一個典型人物背后,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支撐。如今,在傳承和創(chuàng)新中原文化的大背景下,創(chuàng)造新的文化典型形象,已成為時代的要求。
如果說電影是一種大餐,電視連續(xù)劇更接近于家常飯。不同人家的飯菜,彰顯著不同的品位、傳統(tǒng)和性格。正如《闖關東》之于山東,《喬家大院》之于山西,《大河兒女》承載的,正是河南人與眾不同的文化密碼。
相對于電影而言,電視劇的“文化區(qū)域性”更為明顯,也更為牢固。河南文化底蘊豐厚,但是文化底蘊不會自動轉(zhuǎn)化為文化產(chǎn)業(yè),電視劇作為一種極其貼近普通民眾的敘事媒介,在彰顯文化特質(zhì)塑造典型形象上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。
河南的崛起,離不開文化的崛起,而文化的崛起,離不開一個個具體文化項目的成功運作,從這個意義上說,《大河兒女》只是一個開始。
東方今報評論員 夏繼鋒
轉(zhuǎn)載自2012年5月3日《東方今報》A01版